「2010東魯凱與東排灣的收穫祭儀與卑南阿美的樹皮布工藝創作旅行」
為了前往台東參加活動,自己一人撘車
不知為什麼這趟旅程有一種新生活模式的感覺
好像回想從前年輕大學時,前往參加活動搭火車、公車的感覺
一個人
一個人帶著行李一個城市又一個城市
不想太趕而勞累
從星期四(7/15)就出發了
當然這得謝謝品蓉媽送我的「柏祥住宿卷」,謝謝囉!
騎機車到豐原火車站(好久沒騎機車,哀!竟在牽機車時扭到手脕!)
搭區間車到新烏日站轉搭高鐵到高雄
這晚約了大學學姐張簡共餐聊天,好久不見的學姊
畢業後見面少,但是再見時聊天仍沒冷場,只是添增了許多生活智慧
二人從20歲認識,至今二人已是40幾歲的中年人
學姊照顧中風的爸爸、我剛經歷老公去世,二人談起話來多了許多滄桑
但仍不失年輕時,一起談天說地的熱情
晚上找炫蜂夥伴天鵝住一晚,隔天也聊聊
參與荒野、炫蜂團就是這樣,全台都是朋友
偉文說的好,參加荒野就是加入全省度假聯盟
是呀!前些日子去台北住的是北一團伙伴家
星期五(7/16)
坐自強號前往台東
78年我剛畢業時第一志願填台東,在台東教書三年
當時常開車從南迴公路回家(那是我的第一台車)
有時會在長假期時試試別的路回新營的家
這是瘋狂的
因為走南橫回家還好
曾經往北走到花蓮,經中橫到台中,再往南回新營
還有.....
哈哈!往北經花蓮,挑戰蘇花公路,走北濱海到基隆,然後從國道1號0公里開始往南回新營
媽媽對我真是只能搖搖頭,但仍放心放我奔跑(媽說我是一隻ㄌㄡˇ ㄎㄡ˙ 馬→(台語))
那三年我立志征服省道,帶著一本地圖,將走過的路一一畫上
三年開了10萬公里
那時南迴鐵路剛完成大家都不敢坐
現在反而是往台東較舒適的交通工具
火車到台灣東邊時,湛藍的海、藍藍的天、
綠綠的山當背景,配上一朵一朵白白的雲在山間飄蕩
完全不同感覺的風景,就是一種悠閒的自然
到達台東車站,空氣中飄散的味道就是不同,有時我會想念這味道
尤其縱谷的風光
台東街上這幾年發展觀光已和當年不同了
當年連想買書都難,幾乎都要用訂閱的或回西部時購買
自從7-11到台東後,整個物流方便許多
開了許多新路我也不熟了
7/17.18二天參加劉還月老師帶領的旅行
後續再談這智慧十足的旅行
7/18因買不到回程有座位的票,就約了台東老友聚一聚,
許久不見,東西二邊幾年才能見老友一次,
哈哈!認識時都只有20幾歲,現在二人都中年了,
也許下次見面時滿臉皺紋,老囉!
7/19就開始一路拉著行李,坐早上9:42莒光→新左營13:13,
下火車,直接到高鐵站轉搭高鐵13:36→台中14:32,
下車後又直接到台鐵站搭火車到豐原站。
我喜歡火車,現在火車網路越來越方便
這天這一路,獨自一人坐車、轉車
想起大學時每次從彰化回新營只能坐火車
坐火車最大的缺點是-----會坐過站
這是我最常做的事,因為也不知為什麼,坐上車就睡著了
所以,常常媽媽到火車站接不到我,我在半小時後打電話回家報告,我人在台南站
每次坐往彰化時,我都坐「山線」,
咦!常有人說彰化站,山線海線都會到呀!
哈哈!因為我預期會坐過頭,坐山線到台中下車再回彰化,車班比較多。
我愛坐火車
在火車上寫了二段話給自己
◎每一次旅行遇到的人,彼此的互動,都是情感的流動,不論好壞、感覺舒服與否!
◎每一次旅行,都是重新看待自己的機會!尤其看到每一個當下的自己!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〔2010劉還月的人文旅行【族群與產業】〕
頭目登基,文化繼承
──東魯凱與東排灣的收穫祭儀與卑南阿美的樹皮布工藝創作
每年的夏天,台東和花蓮總是特別的熱鬧,尤是一個民族換一個民族,一個部落接著一個部落的祭典,總是讓人目不暇給,也難怪總有人要問,為什麼會有他們的祭典都在七、八月間,難道也是為了放暑假嗎?
無論是那一個部落,不管是那一族人,只會在有所收成的時候,才會舉行歡慶收獲的祭典,因此台灣的原住民雖有許多不同的民族,但所有的收獲祭典,大體可分為兩大類型,秋、冬期的祭典,主要是以狩獵的民族為主,春、夏期的祭典,則是海洋民族收獲之後的歡慶盛會。
台東和花蓮兩地,是一個多民族分布的地方,但大多數都是屬於以捕魚為主的海洋民族,而海洋上的漁業,最主要的生產季節,就是從春末到一整個夏季,這些靠海營生的民族,一年之中的豐收之期就在這兩季中,每年最重要的祭典之期,自然就集中在五、六、七、八月之間;五、六月的祭典,大多為規模較小的海祭,自然較不受到重視,相對的,七、八月舉行的較大規模祭典,不只較為外人所知,甚至成為吸引觀光客的年度盛會。
過去許多年來,每年的夏天,我們也都會到台東,參與部落的祭典,當然不是為了觀光的盛宴,而是希望透過更完整的田野觀察,認識原住民珍貴的祭典與文化。
從2007年開始,我們在台東盛夏的田野觀察活動,都是以台東縣達仁鄉台坂溪畔的台坂部落的「納貢祭」,但2010年由於年輕的新頭目正式要接任,特別選了良辰吉日做為登基之期,由於時間是周五、周六,我們無法完全參與,因此只選擇參加重要的頭目登基大典。
其他的時間,我們還可以走訪其他的部落,位於知本溫泉區東遊季內玻璃屋的山野牧人,是一間以卑南阿美族的樹皮文化為基礎,打造創意生活美學的工作室,來自馬蘭的女主人,將帶我們體驗樹皮的加工及製作,此外,我們還將造訪卑南族知本群的「石生神話」之地,另外,還將要到東魯凱的達魯瑪克部落,參與他們一年一度的收獲祭,感受祭典中未婚男女對於鞦韆的期望之情。
這是我們盛夏旅行的新嚐試,雖然從原本單一的一個部落,改成好幾個不同的部落,卻也因此有機會認識更多的民族、文化與產業。
2010年7月17日(星期六)
07:00 台東新站報到集合
07:30 達魯瑪克部落
08:00 部落青年報佳音、迎頭目
08:40 巫師的祭儀
09:30 歌與舞的歡樂節
10:00 特殊的鞦韆祭儀
11:00 前往台坂部落
11:40 瑪拉拉佛史家族與納貢祭
12:00 排灣族頭目的繼承
12:20 瑪拉拉佛史第十代頭目繼承大典及午餐
13:30 歡樂的歌舞大會
15:00 台坂部落的祖靈屋
15:40 台坂部落的人文與生態
17:00 卑南族知本群的祖先登陸地
18:00 卑南阿美族的烤肉大餐
20:00 知本的夜空
23:00 山野小居民宿
2007年7月18日(星期日)
06:00 早餐
07:00 知本樂山漫步
08:30 東遊季的山野牧人
09:00 阿美族人的樹皮文化
09:10 構樹的運用
09:20 採構樹皮
10:20 敲樹皮實際操作
11:20 火烤樹皮布
11:40 樹皮布加工製成品
12:20 東遊季的農會特色產品
12:40 知本午餐
14:00 卑南族知本群
14:50 台東機場搭機北返
15:10 台東車站搭車返家